氟化物/氟化氢/氢氟酸属高毒物品。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性,高浓度吸入氟化氢气体可引起眼、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急性支气管炎、化学性肺炎、甚至肺水肿,引起急性中毒致死。长期低浓度接触,引起牙齿酸蚀症,嗅觉减退,上呼吸道慢性炎症。皮肤、眼接触可造成灼伤。
可能引起的职业病:工业性氟病、职业性急性氟化物中毒、职业性接触性皮炎,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,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,职业性牙酸蚀病,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。
应急处理措施
工程控制:
密闭操作,注意通风。
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。
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,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全面罩)或空气呼吸器。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,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;
眼睛防护:
带防护眼镜。
穿橡胶耐酸碱服。
戴橡胶耐酸碱手套。
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流水作长时间彻底冲洗。
溅入眼内,立即分开眼睑,用大量清水连续冲洗15 分钟左右。滴入2~3滴局部麻醉眼药,可减轻疼痛。同时送眼科诊治。
氢氟酸灼伤后的中和原则使用可溶性钙、镁盐类制剂,使其与氟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氟化钙或氟化镁。
现场应用石灰水浸泡或湿敷易于推广。